在大众认知中,中央厨房和食品工厂产出的菜品往往被等同于预制菜。网络上更有信息指出,西贝中央厨房的部分菜品来自工厂预制,这让贾国龙一度面临公众的不满。
9 月 11 日,针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“西贝门店无一道预制菜” 的说法,接近罗永浩的人士向澎湃新闻独家回应。该人士称,餐厅本应提供优质现做服务,而非依赖预制菜压缩成本;尤其西贝主打儿童餐,预制菜动辄能存放数月甚至更久,可能对未成年人构成安全隐患。同时他认为,罗永浩作为消费者,即便身为大 V,对用餐体验不满而网上吐槽也属正常,这是其应有权利。
这场围绕西贝预制菜的舆论风波愈演愈烈。当天早些时候,贾国龙在北京门店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,复盘罗永浩用餐时的 13 道菜及服务后,确认均非预制菜,每道菜都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和工艺。
时间回溯至 9 月 10 日,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西贝:“许久没吃,这次下飞机和同事用餐,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,价格还不低。希望国家能尽快立法,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”
贾国龙在采访中提及,罗永浩称 “西贝全是预制菜,太恶心了”,这种对预制菜的不满言论已对西贝造成伤害。他认为罗永浩作为有影响力的人物,言辞极端,严重损害了西贝的商誉和品牌形象,因此会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对方。
谈到 “预制” 与 “预制菜” 的区别,贾国龙表示,自己此前确实说过 “高级菜才预制”,比如鱼翅、鲍鱼等需要长时间预加工,但西贝并非预制菜 —— 按照国家对预制菜的严格定义,西贝所有菜品的做熟环节都在门店完成。不过他也提到,馒头是在中央厨房做熟的,而国家标准允许主食类、面点类在工厂制作后到门店加热,这不属于预制菜。
贾国龙进一步解释,西贝中央厨房的预加工,只是将原料(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)配送到门店,预制是提前加工,而预制菜是加工好的熟食冷冻后,拆包加热即可直接食用,二者并非同一概念。他还透露,西贝全国门店次日会上线 “罗永浩同款菜单”。
面对争议,罗永浩毫不示弱。他在微博公开求助:“真诚请教食品工业或化学工业专家,有没有专业设备或方法能检测食物的烹制时间?或者用其他方式判断是否为预制菜?无论设备多贵,我都想买一台或租一台,去‘横扫’那些用了预制菜却不肯说实话的餐馆。也请关心此事的朋友帮忙转发,多谢。”
对于贾国龙的起诉,罗永浩表示已做好准备:“无论官司结果如何,我相信这件事客观上会对中国预制菜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,甚至相关立法,做出一些实际贡献。”
此外,有网友在评论区晒出西贝食材照片,显示带有 “堂食袋装”“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” 标签。罗永浩就此回应:“有了解这种情况的吗?‘堂食袋装’‘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’是什么意思?” 并 @了贾国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