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在外卖骑手头顶的 “超时罚款” 利剑,正被温柔而坚定地取下。近期,京东外卖、美团、饿了么三大主流平台相继宣布调整管理机制,以 “服务分” 等柔性方式替代直接的现金处罚,标志着外卖行业管理正从 “以罚代管” 的粗放模式,迈向更加人性化、科学化的正向激励新阶段。
10 月 16 日,京东外卖率先披露,其已在深圳、南京、哈尔滨、武汉等全国 25 个核心城市启动试点,正式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。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精细化的 “服务分” 管理体系:骑手若出现配送超时,平台将不再直接扣除收入,而是根据超时的具体时长区间,相应扣除其服务分。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举旨在让骑手 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更从容地服务用户”,是平台完善骑手权益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。除了超时免罚,京东还通过特殊天气补贴、骑手子女关怀基金、爱心驿站及全面的保险保障等多项举措,为全国超 15 万名全职骑手筑牢职业安全网。
事实上,京东的动作是行业变革的缩影。更早之前,美团已于 8 月宣布,计划在 2025 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。其核心举措是推广名为 “安准卡” 的积分制度,骑手初始拥有 12 分,超时 6 分钟内扣 3 分,超 6 分钟则扣 6 分,而准时送达每单仅加 0.1 分。分数直接与接单量挂钩,低至 3 分接单量将减半,扣至 0 分则需参加培训才能恢复。这套体系特意排除了商家出餐慢、地址错误等非骑手责任导致的超时情况,力求公平。截至 8 月,该机制已在 22 个城市试行,数据显示,试点地区骑手闯红灯行为减少 26%,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,而消费者端的配送准时率仍稳定在 98% 以上,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初步平衡。
紧随其后,饿了么在 9 月召开的算法协商恳谈会上,与全国一线骑手代表面对面沟通后,明确提出将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。除了推动管理逻辑从负向惩罚转向正向激励,饿了么还同步升级了防疲劳规则与 “强制下线” 功能,从根本上保障骑手的身心健康。
这场由头部平台引领的变革,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。长期以来,“与时间赛跑” 的骑手为避免罚款,常冒着交通风险违规行驶,其生存境遇备受关注。取消超时罚款,本质上是将 “准时必达” 的刚性承诺让位于 “安全优先” 的商业文明本质回归。
然而,新机制也引发了一些讨论。有骑手质疑,积分制度下,一次超时扣分可能需要几十单的准时配送才能弥补,变相加剧了 “内卷”。也有消费者担忧,骑手的 “松绑” 是否会导致配送时效大幅下降,影响自身体验。对此,舆论普遍认为,真正的解决方案不仅在于罚款与否,更在于平台是否能优化底层算法,给出更合理的配送时间,并建立起完善的消费者补偿机制,最终在骑手权益、用户体验与平台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。
